企业资讯  >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8日电(潘琦)二月春风似剪刀,圈粉乌鲁木齐市级非遗传承人徐乃政的剪纸疆非第三代弟子白丽玲也有一把神奇的剪刀。一张红色宣纸 ,玩出几番对折,新花一番裁剪,样新遗传说话的承人工夫,一个“春”字便跃然纸上 。年轻

明月或许不能天天装饰你的圈粉窗户,但剪纸可以 。剪纸疆非剪纸 ,玩出又叫刻纸 ,新花是样新遗传一种镂空艺术 。近年,承人新疆民间剪纸艺术在包括白丽玲在内的年轻年轻人手中散发着鲜活生命力 。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

这个非遗传承人,圈粉不“剪”单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

走进白丽玲的剪纸工作室,一幅长约3米的巨幅剪纸作品 ,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幅作品综合了新疆代表性建筑大巴扎、乌鲁木齐市红山和舞蹈形象。大巴扎形象逼真,舞蹈动作舒展矫健 ,透着浓浓的“新疆味” 。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

白丽玲介绍,这幅作品名叫《同心共筑中国梦》,历时1年由师徒三代人手工雕刻创作而成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

白丽玲手持刻刀 ,正在进行创作。 潘琦 摄

很多人都说白丽玲有一双“巧手”,这或者是天赋。白丽玲的母亲就是一名剪纸高手 ,三弯两弯便生出美丽的图案 。小时候 ,这让白丽玲十分着迷。

为了剪纸艺术  ,白丽玲辞去了工作 ,师从徐乃政。老师还专门把她送到河北省剪纸基地学习 。很快,她掌握了细纹刀刻 、点染 、装裱等技术。白丽玲说 ,她剪起纸来 ,时常通宵达旦 ,忘记锅里熬着饭,壶里烧着水 。但能把爱好当做事业 ,并实现经济自由 ,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

翻开白丽玲的作品集 ,剪纸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从人像 、地标地识,到新疆舞蹈 、乐器,剪纸作品充满特色,惟妙惟肖 。她说 ,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要经常深入到新疆各地,从群众的生活 、劳动中寻找灵感。

如今 ,在她的工作室里,不仅有红色剪纸作品,还有各式各样红色的证书 。但对白丽玲而言,手上磨出的茧就是最好奖状 。

自创教程“纸”为传承

剪纸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白丽玲想把剪纸技艺教给更多人 。

“把非遗技术教给孩子,让他们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并从中学习、传承,这是我希望看到的。”自2012年起 ,白丽玲被乌鲁木齐多所中小学 、职业学校、社区聘为剪纸教师 ,讲课上千场 ,上万人次听课 。

白丽玲几乎每次去学校讲课都会“拖堂” 。用她自己的话说,“学生们常常意犹未尽”  。“白老师,再教我剪个兔子吧”“白老师,可以教我剪‘福’字吗” 。

作品《同心共筑中国梦》挂在白丽玲工作室。 潘琦 摄

在学生的期望中,中白丽玲开辟了新教学平台 ,开始运营抖音号 ,当起了“网红”主播。

“我专门录制了一系列剪纸网课,在抖音等平台播放  ,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学习剪纸 。”她把手机调好视频模式固定在支架上,准备好剪纸 、刻刀,打开补光灯投射至剪纸上。在10分钟不到的录制时间中,手腕翻转,一个新年瑞兔剪纸逐渐成形。截至目前,白丽玲上传至抖音的视频已达30余条。

此外 ,白丽玲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剪纸公益培训班,免费教学生和居民剪纸。如今,她已培养出100多名徒弟,其中包括不少艺术生和职业技能带头人。

乌鲁木齐高中生李茹楠自11岁起就跟随白丽玲学习剪纸艺术。在她眼中  ,白丽玲的教学非常严厉,从剪到刻到点染 ,每一项技能都有很高的完成标准 。“曾经为了剪好一只小燕子,白老师手把手指点我,反复修改数十次。”

如今 ,李茹楠已成长为白丽玲的小助手,她们不仅一起完成参赛作品 ,并且从今年开始,李茹楠甚至可以独当一面替老师出席活动 。

文创衍生擦亮“非遗名片”

除了传承,这些年 ,白丽玲还将剪纸玩出了新花样 。为了让大众了解和热爱剪纸艺术  ,白丽玲坦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

剪纸最早用于房屋窗户装饰,但是传统的剪纸样式已然是曲高和寡,并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将古老的剪纸艺术生活化、潮流化 ,开辟多元传播方式  。把剪纸穿在身上 ,印在灯具、手机壳、帆布包 、包装盒上。如此,非遗体验将从‘云里雾里’到‘一目了然’ 。把旧手艺和新样式相结合 ,做出一些卡通人物剪纸,可爱精致的形象或许会迅速圈粉年轻人。”

今年春节期间 ,白丽玲制作的剪纸T恤卖出500件 ,收益5万元 。可见,打破了陈旧的表现形式,“非遗”作品深受市场青睐 。“今年,我计划打造一系列具有新疆特色的剪纸材料包,让更多人喜欢‘非遗’。”(完)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由ob真人企业资讯栏目发布,感谢您对ob真人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